推荐作品
  版画
  沈柔坚
 
  油画(精品)
  潘鸿海
 
  民国唐卡
  唐卡
 
 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
  李可染
 
  书法
  白德松
 
  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一百周年
  史进前
 
  对联
  成沂
 
  宋濂序文
  楼芝鸿
 
  唐人句(出版)
  爱新觉罗 启功
 
  王勃 诗
  苏适
 
 
  王光英
 
  松风
  爱新觉罗 启功
 

业内资讯

田黄:疯狂的石头

 

  来源 : 新闻晚报

     田黄,似少女的肌肤,无比滋润,微透明,还有丝丝缕缕好看的萝卜丝纹。福建寿山脚下盛产稻谷的上坂田、中坂田、下坂田原先景色如画,现在却被挖得千疮百孔,一派破败景象。原来,田黄就散落在这片盛产稻谷的黄色的水田下边。田黄是现在拍卖场上的宠儿,一块由它雕成的印章或摆件,经常创造出落槌天价。以前人们说,一两田黄一两金,或者一两田黄三两金,现在的优质田黄每克已万元难求,不夸张地说,一两田黄已达数十两金。

  田黄印章滥觞于明


  喜欢田黄的人,大都知道明代中晚期著名官员、大学士、藏书家、闽剧的创始人曹学佺,就是这位大学士首先发现并使用了这种无比滋润,无比美丽但毫不张扬的石头。


  万历年间某一天,福建寿山脚下的洪塘县有一个叫石仓园的大宅院内异常热闹。得罪奸人被罢官返乡的大学士曹学佺领着一帮人在排练一出闽剧,这时来了一位为曹家送稻谷的老农夫,当稻谷倒入粮仓之时,曹学佺发现老农装稻谷的箩筐里滚出了一块黄色的石块,曹学佺见石块黄中带红,半透明,里面还有丝丝缕缕的酷似萝卜丝的纹路,滋润无比,顿时爱不释手。老农将黄石头混在黄色的稻谷里原是为了压秤,但曹学佺没有怪罪老农,并要求老农以后再见到这种石头带来给他。几天后,曹学佺请人将石块磨制成了方形章料,并亲自操刀在上面刻上了自己的大名,这就是田黄章的来历。


  据说,老农的稻田就在现在被挖得千疮百孔的中坂田,因此,可以说田黄章的使用滥觞于万历,曹学佺自然成了田黄章的鼻祖。


  乾隆皇帝的一个梦


  田黄的使用始于明代的万历,却盛于清代的乾隆,有坊间传说为证。一天晚上,天高云淡、月明星稀,乾隆皇帝做了一个梦,天上的玉皇大帝踩着祥云来到乾隆跟前,说了些有关国泰民安,治理国家的话,说话间,还递给乾隆一块黄色且很温润石头。乾隆惊醒,依稀记得玉皇大帝的话中有“福寿田”三字,余者已模糊不清。


  早朝后,皇帝留下数位包括和珅在内的心腹大臣,将自己昨晚做的梦说了出来,要求大臣们解一解。和珅搜肠刮肚也没找到答案,倒是一位福建籍的官员答得十分圆满,皇帝龙颜大悦。这位官员说,福就是福建,寿就是寿山,田就是田黄,您手上那块黄色的东西一定是产自福建寿山的田黄。隔天早朝,这位官员献上了家藏的上好田黄一块,乾隆认为与梦中所见几乎一般,从此,田黄不仅是文房用品,据说皇帝祭祀时还供上了象征国泰民安、长寿富足的田黄。


  清代早中期,田黄产出还比较多,不像现在惜石如金,只雕薄意。当时基本磨成方章,很少随形。古代中国是农业大国,以粮为本,上坂田、中坂田、下坂田虽然出产贵如黄金的田黄,但依然春播、夏种、秋收,因此田黄只是农民在耕作之时加以捡拾,并不像现在被滥加开采。


  田黄的收藏和鉴定


  田黄有了天价后成了收藏的热门,有人曾说,如果将地球上所有的田黄放在一起不会超过两吨,而钻石却会超过四吨。这样的说法不一定准确,但却说明了田黄的价值。田黄十分滋润,若有幸收藏到一块田黄,经常放在手上把玩摩挲会愈加滋润。但因为田黄硬度不高,所以不能与坚硬的东西放在一起,平时要装在有软内衬的盒子里。如长期不用,要抹些白花油[2.71 2.26%]在田黄上,田黄怕干,且不能在阳光下暴晒。


  田黄的鉴定不太难,其原石基本呈卵状,如不呈卵状,也应没有明显的棱角。因为在岁月的打磨中,田黄早已被磨去了棱角,没有刚从山上崩落时的形状。田黄的质地极其滋润,微透明或半透明,里面还有好看的萝卜丝纹,有些呈橘囊纹,或其它好看的纹路。田黄以黄为主,有红色、白色、黑色,甚至绿色,有些还有不同颜色的皮。皮色多为黑、白、黄。黑色,我们称之为乌鸦皮,如皮为白色,里面是黄色,我们称之为银裹金,反之就是金裹银了。有皮没皮不是绝对的,尤其那些旧方章,根本就不可能有皮。


  现在一般认为田黄为地开石,业内也有不同的看法。但,必须滋润、可人,这是为大家共同所接受的。

 

 

 

 版权所有:艺宝斋文化艺术中心
 联系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院 (今日美术馆旁)。 传真:010-58264963
  京ICP备11030404号-1   技术支持:博昊天成 浏览次数:690713 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