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作品
  版画
  沈柔坚
 
  油画(精品)
  潘鸿海
 
  民国唐卡
  唐卡
 
 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
  李可染
 
  书法
  白德松
 
  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一百周年
  史进前
 
  对联
  成沂
 
  宋濂序文
  楼芝鸿
 
  唐人句(出版)
  爱新觉罗 启功
 
  王勃 诗
  苏适
 
 
  王光英
 
  松风
  爱新觉罗 启功
 

业内资讯

缂丝:延宕千年的美丽

 来源: 人民网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宋 缂丝萱蓉芝秀图 资料图片

    缂丝,又称“刻丝”、“剋丝”、“克丝”, 是中国最传统的一种经纬交织的丝织品。从外观上讲,缂丝织物似与常见织物没有区别,然而缂丝织造过程却含有很多特殊性。缂丝融丝织工艺技巧于一身,堪称“织中之圣”。因它的技法巧妙、耗工多、用材贵,历代人们把它与黄金价值相等同,“一寸缂丝、一寸金”之词一直延续到现在。古代在陈述缂丝时有这样一段话:“……如妇人一衣,终岁可就。”

    逝去的美丽

    缂丝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。根据现在考古出土资料得知,先秦时期,新疆一带已开始制作以羊毛为原材料的缂织品——缂毛。至少在隋唐时期,我国即开始制作缂丝了,敦煌石窟中的缂丝幡幢,图案多是几何纹样,设色华丽,可见当时缂织技术已趋成熟。宋代开始缂丝的主要生产地集中在定州一带,多为临摹名家书画的缂织作品,设色典雅,技术精湛,表现手法写实,是缂丝的黄金时代。北宋皇帝宋徽宗(赵佶)曾为缂丝赋诗一首:雀踏花技出素纨,曾闻人说刻丝难。要知应是宣和物,莫作寻常黹绣看。宋徽宗这首七言诗提到的刻丝,就是缂丝。

    “德言容工”这是古时评价女子的四大标准,女红不仅反映了女子是否心灵手巧,还能够在宁神静气中,陶冶心境和心智,提炼气质功底。历史上更有不少以“工”而名留青史的奇女子,如三国时期的吴王赵夫人就有“三绝”绝活:可在指间以彩丝织成龙凤之锦是为“机绝”,能用针线在方帛之上绣出“五岳列国”地图是为“针绝”,又以胶续丝发作罗丝轻幔是为“丝绝”。唐代永贞元年有一奇女子卢眉娘,年仅十四就能在一尺绢上绣七卷《法华经》,字仅粟粒之大,且点划分明。明代有韩希孟的顾绣,晚清民初则出现了曾入宫廷传授绣艺、东渡日本考察的沈寿。最早以缂丝名世的也是一位女性——南宋朱克柔。

    缂丝在专业化之前,正是女红中最为耗时、最为极致的一种。与普通织物“通经通纬”的编织方式不同,它却是“通经断纬”, 实质上就是在经面上用各种色块进行有机的填补,并用多种特殊技法如戗、搭梭等把各种色块连结起来,形成一幅完美的作品。

    然而,美好的东西似乎总是不会存留太久。北宋时期金军不断入侵,战事不断,1127年宋朝南迁,并建都临安(浙江杭州),史称南宋。当时大批工匠(手工艺者)随宋朝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的南移而南迁。到元朝整个缂丝行业一度低落,其中之一的缂丝淡出历史。

    不懈的坚守

    到近代,南通实业家张謇先生对南通缂丝特别倾心,于1914年8月创办了“女工传习所”,开启了中国近代女性职业教育的先河。女工传习所落成后,张謇即延请近代刺绣大师沈寿女士担任女工传习所所长兼教习。同时张謇通过沈寿的丈夫余觉从清宫造办处聘来汤长云等缂丝工匠。到了1918年,贫民工场的缂丝已经初具规模,织造出来的缂丝与女工传习所的刺绣时人分别称作“通缂”和“通绣”。张謇后来还将“通缂”摆到了南通绣织局所在的上海、纽约、法国、瑞士、意大利设立的办事处进行销售。

    在张謇不懈的努力之下,南通缂丝再次复现。1918年,南通女工传习所在《通海所报》上登载一份广告:“本所陈列室现借间壁药王庙,业已将所中绣品及柳编品陈列并附列贫民工场之缂丝品,足供参观,亦可出售。所惜学生少而订货多,致出口尚未大备耳。”之后张謇在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中已有南通缂丝。如1919年11月23日致赵凤昌一函中:“知令子叔雍濒行嘉礼有日矣。南通贫民工场缂丝、藤竹工科,于美术殊能研究,成品亦颇精雅。兹特令合制挂屏、帐衔二种,用佐新房之饰。设所制犹有不尽善,幸更指示,俾即致臻,至是亦工场之幸也。敬贺!即请大安,合第大喜。”在1918年给江苏督军李纯的礼单中也有“通绣、通缂”等贺礼。

    当时中国战事频频,在偏安一隅的南通,张謇用自己不懈的坚守保留了传统缂丝工艺,将南通缂丝很好地呈现在世人面前。

    跌宕中的延续

    在跌宕起伏的发展中,南通缂丝一直隐没在南通当地的织造中,并未有什么大的作为。直到1979年,王玉祥考进南通工艺美术所,南通的缂丝才再次得以向世人展示。现为宣和缂丝研制所所长的王玉祥出生在纺织世家,祖父祖母在清朝时就开设织布作坊,清末作为纺织专家被请到南通。他的家就住1895年张謇创建的大生纱厂老工房内,父母、姐姐都是大生纱厂织工,他小时候经常穿梭在大生纱厂的车间里,对于织机上的经纬交错,就有了些与生俱来的悟性。

 

 版权所有:艺宝斋文化艺术中心
 联系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院 (今日美术馆旁)。 传真:010-58264963
  京ICP备11030404号-1   技术支持:博昊天成 浏览次数:692478 次